宝宝使用肢体语言表达有好有坏!主要分为以下2种情况。
宝宝习惯用肢体表达的2种情况
① 第一种情况:
3岁前孩子会用肢体结合言语表达,是好事!
肢体语言是人类的第二语言,0~3岁的宝宝,语言能力处于黄金学习期。
这个阶段的宝宝,能通过肢体去表达情绪、传递信息!这说明他们有正常的学习和模仿能力。
而学习和模仿能力是语言发育的基础之一,所以是好事!
家长可以回想一下在宝宝生活场景中,宝宝遇见“陌生人”要抱抱,如果不情愿,他会扭头看向父母,向父母伸手并哭闹,从而表示出拒绝的态度。
这就是宝宝在用肢体结合言语去表达情绪和传递信息。所以3岁前的孩子会用肢体结合言语去表达是一种非常好的表现!
② 第二种情况:
3岁后孩子常用肢体表达,得注意!
虽然,采用肢体表达是孩子完善语言能力的前提,也是成长发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项“技能”。
但是,3岁之后的孩子依然常采用肢体表达,而非言语表达,父母们就需要注意了!
为什么要注意,原因有以下3点:
13岁是孩子语言发育的分水岭
0~3岁孩子有着对外界天然好奇心和感知能力,这促使他们有较强的学习能力,以便在生活的磕磕碰碰中成长。
一般情况下,3岁左右的孩子,在综合的成长环境的前提下(模仿、声音、触觉等条件),他们已经能够明确的用短句表达感受和需求!而非手势。
而在3岁后,孩子依然常用肢体去表达,很大程度是因为语言发育不完善导致的!>>>中童儿童康复医院:孩子说话晚只会说叠词怎么办?
